广东将推广应用“税链”开具电子发票
11月5日,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发布《关于试点应用“税链”区块链电子发票平台开具通用类发票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公告2018年第24号)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587号)、《网络发票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令第30号)规定,广东省税务局决定选择部分纳税人试点应用“税链”区块链电子发票平台开具通用类发票。
试点范围分期分批
对于此项试点工作的有关事项,广东省税务局介绍如下:
“税链”区块链电子发票平台开具的通用类发票是无纸电子化发票,其法律效力、基本用途、基本使用规定等与其他税务部门认可的开票软件所开具的通用类发票相同。开票方和受票方需要纸质发票的,可以自行打印发票的版式文件。
“税链”区块链电子发票平台开具的通用类发票票样和其他通用类发票一致。发票代码为144001809010,其中第6-7位为年份,第8位“0”代表发票种类为通用类、第9位“9”是区别其他开票软件,标记由区块链电子发票平台开具,第10-11位代表批次,第12位代表无限制金额版。发票号码为8位,按年度、分批次编制。
“税链”区块链电子发票平台系统操作手册在广东省电子税务局门户网站上发布,试点纳税人可自行下载查阅。
“税链”区块链电子发票平台试点工作将分期分批逐步推广。取得“税链”区块链电子发票平台开具发票的单位和个人可通过广东省电子税务局进行查询验证,对不符合规定的发票有权拒收。
征纳双方均可受益
今年6月14日,全国首个电子发票区块链平台“税链”在广州开发区成功上线,广州燃气集团有限公司由税务机关授权加入区块链网络,开出首张“上链”发票,实现全国首张电子发票上区块链存储和流转。
应用“税链”区块链电子发票平台开具发票有何益处?
据广州市税务部门此前介绍,“税链”平台打通了开票方、受票方、税务部门等各方的链接节点,使发票数据全场景流通成为现实,成功破解传统电子发票存在的安全隐患、信息孤岛、真假难验、数据篡改、重复报销、监管难度大等堵点痛点问题。通过“税链”平台,纳税人的身份具有唯一性,区块链发票数据不可篡改,确保了发票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永久性,纳税人可实现区块链电子发票全程可查、可验、可信、可追溯,切实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税务部门可实现对纳税人发票申领、流转、报税等全过程全方位监管,有效降低了以票控税的成本,解决了凭证电子化带来的信任问题。
国家税务总局批复授权深圳试点 区块链电子发票方便市民
12月11日,许多深圳市民发现,微信支付的菜单中,多了一个“开发票”的选项。只需按动屏幕,短短1分钟,便可完成从付款到完成开票的全过程。
“这是我们与腾讯公司合作开发的微信支付开具区块链电子发票功能。”深圳市税务局局长张国钧介绍,今年下半年,深圳开出了全国第一张区块链发票。此次微信开票功能的上线,意味着区块链电子发票,正式走入了深圳市民的日常生活。
传统模式下,每次消费开票,都要经历等待结账、排队开票、手写抬头、机打发票等多个环节,流程繁琐。2018年7月2日,国家税务总局批复授权深圳成为全国首个试点区块链电子发票的城市。
“‘交易即开票’是区块链电子发票最大的特点。”深圳市税务局信息中心主任李荣辉介绍,区块链电子发票是“互联网+税务”的深度融合产物,是完全依靠算法、而非人力开具出来的消费和支付凭证。
据了解,区块链电子发票区别于传统电子发票之处,在于其以区块链技术实现加密处理,具有“分布式”存储、可追溯、不可篡改的优势,通过“资金流+发票流”的合二为一,将发票开具与线上支付相结合,实现了“交易数据即发票信息”。
如今,顾客通过微信付款后,“付款通知”下方比往常多了“开发票”按钮。顾客只需点击按钮,便可调取微信“我的发票抬头”功能,完成开票操作,整个过程不到1分钟。“有了新技术,顾客付款的同时就能自助开票,效率比以前高多了。”深圳市民林女士表示。
深圳市税务局统计,目前全市已有7家开票服务商及1个报销平台与区块链电子发票系统实现了对接。截至2018年12月12日,已上线的32家试点企业共开具区块链电子发票17570张,现已完成注册接入企业涉及餐饮业、停车服务、零售业、互联网服务、金融业等行业共计209家企业。
“区块链发票让我们工作起来轻松多了。”沃尔玛金海路分店客服人员冯友芝介绍,沃尔玛的客服柜台除了要开发票,还承担着退换货、停车服务、售后登记等多项职能。“现在开发票的时间可以腾出来了,让我们更好地做好其他客服工作。”冯友芝说。
据了解,沃尔玛在深圳有30多家门店,每个月要开出25万张发票。“企业每个月的发票都有限额,一旦超限额申领就会很麻烦。此外,每个月印刷纸质发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沃尔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税务总监夏敏介绍。
“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发票解决方案契合了纳税人对税务科技创新和税务服务水平提升的内在需求。” 深圳市税务局副局长李伟表示,基于交易与开票同步的理念,税务机关可以减少对发票申领、用量及面额的限制,让纳税人按需开票,数据直接上链,免除发票领用、抄税上传等手续,解决纳税人反映较多的领票繁、归集难、虚假发票入账等问题。”
让改革催动基层治理创新
只有打破思维定势、冲破观念束缚、革新工作理念,改革才能如源头活水,带给基层无穷动能和无限势能
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号角已经吹响。各级基层政府作为改革的“神经末梢”,必须啃硬骨头、涉险滩,推动改革举措在基层落地生根,进而回应好群众的热切期盼。
就一些地方的基层治理格局来看,街乡的基础地位没有得到充分巩固,存在着职能转变不到位、权责匹配不平衡、协调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同时,部分干部对改革的深远意义认识不到位,推动改革的动力不足,对改革触及深层次问题的思想准备不够,导致了改革不适、本领恐慌、被动改革、拖延改革等问题的出现。对此,必须以改革精神去破题,以改革勇气去克难,努力让改革标注基层治理新起点。
制约基层改革成效的拦路虎,不是“改与不改”的问题,而在于干部能否吃透改革精神。在推进基层机构改革过程中,有的干部总强调人手少、任务多、资源不够;有的干部以“物理整合”代替组织要求的“化学融合”……这些想法和做法,归根到底还是对改革精神把握得不够透彻。曾经管用的制度,不一定能破解今天出现的新问题。老方法、旧机制如果不能因应新问题、破解旧问题,就需要实事求是地改、及时高效地改、彻底到位地改。
改革本身就是一种思想解放。基层工作面临的挑战大、历史遗留问题多、政策衔接不到位、群众诉求最直接,正是改革精神难得的试验田、竞技场。基层治理者必须向改革要效率、要效益、要投入产出比;要有全面反思精神、自我革新理念;要敢于立军令状,做“敢为天下先”的实干家。
改革越是向纵深推进,新问题、新情况、新变化就越多。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阶段,改革是增强能力,不是简单完成重组;改革是超前思考,不是盲目应付任务;改革是提高效能,不是依旧原地踏步。只有打破思维定势、冲破观念束缚、革新工作理念,改革才能如源头活水,带给基层无穷动能和无限势能。比如,身处科技创新时代,要善于利用大数据、区块链技术,特别是运用“数据说话”“精准发力”“平等共享”等“互联网+”思维,重组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努力做到岗位匹配最优化、分工设置最合理、资源配置最高效。
惟改革者进。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深化。作为基层治理者,坚定不移将改革进行到底,才能以改革的状态激荡新时代基层治理的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