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态爆发之下,存在着部分虚假繁荣的假象。本文将从 EOS DApp 的真实用户数讲起,涉及矿工、羊毛党的数据分析,接着延伸到 DApp 是否赚钱、过去一年 DApp 的发展以及未来的展望、新玩家 TRON 的崛起以及一份简易的古典币圈入场指南。
在 12 月 1 日区块链社区“链金术”举办的 DApp 开发者大会上,有人提出了一个新名词——“古典币圈”,泛指币圈内尚且没有接触过 DApp 的持币者。
在区块链的语境中,“古典”是嘲讽专用的贬义词。
大约一年前,币圈大佬们扛起区块链大旗向“古典互联网”吹响冲锋号角,Token Fund 们也打心眼里瞧不上“古典 VC ”——成王败寇,谁赚钱谁牛 X 。那时,DApp 圈才刚刚起步,DappReview 还在拿着 Excel 算加密猫的合成基因。
如今,币市普跌 90% +,币圈大佬们的镰刀虽然锋利依旧,但曾经漫山遍野的韭菜们,连籽都被吃干抹净了。Token Fund(币圈基金)纷纷转做孵化和 FA(财务顾问,即帮项目融资),转型卖方,有余粮的基金屈指可数。
迷茫中,大家忽然间想起,好像在这堆空气币之外还有 DApp 这么个东西。它,能不能赚钱?
单单 11 月又增加了 3.5 亿的 EOS 流水
短短数周,集中涌现了几十个 DApp 公众号和社群,各大主流币圈媒体争先恐后增设 DApp 专区,开展一系列线上线下活动,唯恐错过这漫长寒冬里的一丝微光。
DApp 成为风口了吗?
DApp 真的火了么?到底有多火?
本文前半部分是理性客观的数据分析
后半部分是相对感性主观的一些观点
1 – EOS DApp 真实用户
我们先来看看,最具代表性的公链 EOS 上的 DApp 真实用户数据。
前几天看到一张截图
其中写到 11 月 EOS DApps 的月活有 73 万地址,然而可笑的是,截止到 11 月底,EOS 主网上总地址数量都没有达到这个数字。若无意外,该统计应该是将每天的活跃用户直接相加得到的月活跃用户。
那么真正的活跃用户有多少?DappReview 根据 11 月所有活跃 DApp 合约的全量交易数据进行计算得到:
11 月活跃 DApp 数量:174 个
11 月 DApp 用户总数:15.7 万
11 月活跃 DApp 总流水:3.5 亿 EOS
11 月 DApp 活跃用户总数:3.7 万
此处“活跃用户”的定义为,满足一下条件之一:
1. 11 月与 DApp 合约交互次数大于 30 次
2. 11 月与 DApp 交易流水大于 30 EOS
1.1 – 头部玩家
我们先来看看这 3.7 万活跃用户
交易流水:超过一半的用户流水小于 100 EOS,7% 的用户流水大于 1 万 EOS。
使用过的 DApp 数量:超过一半用户只体验了不到 5 款 DApps,有 2% 的用户是 DApp 重度玩家,使用过 20 款以上。
其中,头部玩家的数据是非常可怕,前 20 名头部玩家 DApp 流水加起来有 8975 万 EOS,占了 11 月总流水的 26% 。数据可以在 DappReview 的氪金排行榜 – https://player.dapp.review中查阅。
在本文开头我们看到,仅 11 月的交易额已经超过了 8-10 月的 1.5 倍,截止到今天,12 月刚过去一半,不难判断本月数据将会大幅超越 11 月。
上图中 12 月份氪金排行榜第一名和第二名已经承包了 9000 万+EOS 的流水,超越了 11 月前 20 名大户的总和。 下面来看看这两个大户都在玩什么:
排名第一的大户 gamblinglife 主要在玩 BetDice 和 Big.Game。
第二大户相对分散一些,BetDice、EOSBet、EOSMax、Big.Game、ToBet 雨露均沾,该大户的交易量非常惊人,15 天内刷出了263 万笔交易,要知道 11 月所有 DApps 总交易笔数也就 1 亿左右。
1.2 – DApp 活跃用户和矿工
在上一篇文章《80天80亿,寒冬下的暗流涌动——你所不了解的EOS DApp生态大爆发》中,我们介绍了BC类游戏的玩法逻辑 ——
DApp 中会发行自己的代币,该代币根据每一局游戏中玩家花费的金额分发给玩家(玩游戏即挖矿),同时有减半机制,在特定时间周期之后,玩游戏获得的代币数量会减半。
DApp 开发团队定期将部分利润分红给所有持币人。对持币人来说,即便玩 BC 类游戏的数学期望为负,但是可以通过积攒代币吃分红,以及代币上交易所后抛售来弥补 BC 游戏中的亏损,实现整体盈利。
在这个盘子中也存在矿工,即所谓的“ DApp 矿工”,指利用工具进行高频游戏而获得大量游戏代币的人群。
下面我们来看看每个 DApp 究竟有多少活跃用户和矿工。 我们按照以下规则定义:
活跃用户定义:11 月与合约发生交互次数 > 30 次
矿工定义:11 月与单个 DApp 合约交互超过 5000 次
这是本文中最重要的一张图表,请多花几分钟仔细读一下。
几个结论:
1. 绝大多数 EOS DApp 的 11 月有效活跃用户数不超过 2000,那些总用户超过 1 万的 DApp 其大量的用户主要分成两种:一部分是羊毛党(部分 DApp 有免费投注等活动,被盯上批量薅羊毛);另一部分是刷单用户 。
2. 矿工贡献了 BC 类游戏 70-90% 以上的交易量,而矿工总数约 1400 个地址左右。可以理解为这 1400 个地址占据了整个 EOS DApp 3.5 亿流水中的绝大部分。
3. 唯一的真正游戏—— EOS Knight,是 EOS DApps 中的一股清流,66% 为活跃用户,用户数和活跃占比都是第一,游戏的机制也不存在矿工的概念,可以说是 EOS 上真正的头部游戏类 DApp。
以上就是用户层面的最真实的信息,在惊人的交易量背后,是一副由矿工构建起来的虚假繁荣。对于矿工来说,信仰不重要,赚币(赚钱)是王道。
常见的套路有:
矿工大户冲进某个游戏开启了“核能”矿机,一众散户看到天量分红之后纷纷入场,有的开始挖矿,有的二级市场收货质押等着吃分红,游戏热度在各个群里持续提高,二级市场价格随着参与者进入不断被拉高,而此时大户开始“套利”,即拿出低廉的挖矿成本挖到的代币,用更高的价格在二级市场抛售,甚至直接砸盘。一旦大户砸盘离场之后,分红断崖下跌,二级市场价格雪崩,如果游戏本身在运营上和内容上撑不住的话,基本就废了。
在某种程度上,矿工有能力套住一批散户,同时加速一个 DApp 的生命周期。当然,打铁还需自身硬,能不能扛得住矿工的压力,在挖矿减半时或者矿工离场时软着陆,要看 DApp 本身的能力。
对于优秀的团队和产品,用户愿意买单,矿工离场意愿相对较低,即使离场也会相对温和。之前的一款游戏 Royal Online Vegas(以下简称 ROV )第一次减半时,很多人等着大户砸盘来低价收货,而实际上竟然没有人砸盘。本质上是因为大部分用户(包括矿工)对于 ROV 的团队的认可以及未来路线图的看好,记得有一次某大户一次 100w 砸盘把二级市场价格砸到几乎腰斩,第二天价格就被买盘拉回原位。
矿工,就如同网游中的打金工作室,以技术手段用低成本获取游戏中的资产,在二级市场上套利获益,他们的存在是一把双刃剑,可以高效盘活游戏内的经济逻辑和效率,也能够以最快的方式对游戏造成毁灭性打击。
1.3 – DApp 羊毛党
说完矿工,来看看羊毛党们的神级骚操作。EOS 上的 15.7 万账户里,有 12 万不活跃的账户,这其中有大量的羊毛党存在,举 2个典型的例子 (下面列出了部分羊毛地址)
仅 pralijing 123 和 z.io 这两位羊毛大户就手持 1.2 万个羊毛地址,他们薅羊毛各有各的偏好,先来看看 pralijing123 同学,他非常喜欢薅 ROV 的羊毛,ROV 有一个小福利就是第一次投注 1 EOS 能获取 50 MEV( ROV 的代币),在此之后每投注 1 EOS 仅有1.5 MEV 左右(挖矿难度一直在提高),利用这一点,pralijing 123 用自己的海量地址去玩第一次投注赚取大量 MEV 代币,以下是几个汇总账户。
不难看出,这位兄弟是一个武侠爱好者,其羊毛账号有郭襄系列、小昭系列、乔峰系列、林月如系列等等,单从以上这几个小号看,他就已经赚取了超过 1.7 万 MEV 和 300+EOS 的羊毛,其他还有大量账号这里就不做展开了。
另外一位 z.io 更喜欢 BetDice 每天一次的免费抽奖机会
有趣的是他所有的收益都汇总到一个账号叫 lueosyangmao (撸 EOS 羊毛),简直不能更直白了……该账号在 11 月 27 号把羊毛账号的收益汇总了一次——总计 1063 EOS,打入自己的 lolfund 12345 账号。
矿工和羊毛党,一个占到70%+的交易量,一个占到了70%+的用户量,但如果你认可“代码即法律”,那他们的存在即合理。
2 – DApp赚不赚钱?
大量开发者看到了海量交易额和暴富故事,便all in其中,企图分一杯羹,但这钱真的好赚么?
我们用数据来说话。
为了统一计算数字,几个基本假设:
庄家优势( House Edge ) = 2%
考虑 50% 交易量使用了 0.2% 的推荐链接,庄家收益 = 总流水 * ( 2%-0.1% )
70% 收益分红,10% 收益用来 CPU 租赁/市值管理等,20%归项目方,项目方收入 = 庄家收益 * 20%
EOS 价格按照 13 元
注:为简化计算,以下头部 DApp 均按照上述假设中统一参数计算,实际上不同 DApp 的 House Edge在 1.5-4% 之间,分红比例也在 60-80% 不等。所以以下数据仅供参考,并不能够准确的代表实际情况。
按照上述的粗略假设可以看到,第 10 名开外的 DApp 在 11 月所赚的 EOS,按照 12 月 15 日的价格计算还不足 20 万人民币,这点收入不太可能覆盖开发团队的人力、运营广告等费用。当然项目方还有其他的收入:一部分来自于团队解锁的部分代币收到的分红,另一部分也可以在二级市场上出售部分代币套现。但往往良心的团队很少出售套现,反而会选择托盘。
仅有极少数头部 DApp 赚到了钱。DApp 开发者一方面加足马力开发面对日益激烈的存量竞争,另一方面还要提心吊胆地担心黑客入侵,损失的 EOS 动辄数以万计。此外还可能要面临散户维权的压力,着实不易。
不仅 EOS,波场上的 DApp 同样存在二八效应,头部项目 TRONbet 一骑绝尘,最近几天不断刷新纪录,单日突破了 14 亿波场的交易额( 12 月 15 日),单日分红突破 200 万人民币,按此计算,项目方单日收入在 50-60 万人民币之间。
3 – DApp 的发展历程
无论出发点是什么,最近古典币圈确实普遍认为 DApp 将要爆发。但目前的 DApp 尚不足以被称为“真•风口”,它仅仅是由投机者堆积的假象而已。
作为行业内最早的观察者和评论机构,DappReview认为:目前仅有的爆款,只有去年12月份撬动一池春水的CryptoKitties(加密猫)。 对于缺乏活水的区块链行业而言,评判爆款的唯一衡量标准是它能够带来了多少圈外的增量用户。
7 月份“大火”的 Fomo3D,第一轮总计参与用户不超过 3 万,而 EOS DApp 核心用户仅有将近 4 万,可以断定玩家主要是存量持币用户。加密猫总计拥有超过 20 万 ETH 的地址与合约交互,这其中有大量新创建的地址。
还记得当时我在朋友圈晒了拥有的猫咪后,许多完全不了解加密货币的朋友来咨询怎么买,并跨越了钱包(Metamask)、交易所这些高门槛成为了持币者,并购买了自己的第一只加密猫。
4-6 月是今年 DApp 最火的时期,盛况远超当下。当时国内的三大游戏引擎 Cocos、白鹭、Laya 高调进军区块链,国外厂商Loom、Enjin 频繁曝光新产品,一时间百舸争流。当时,链游行业会议的参与者不乏主流游戏 CP(内容生产商),现在的 DApp大会参与者反而多为钱包、媒体、玩家和行业上下游,有点自己给自己打气的悲凉味道。
5 月份的 Cocos 开发者沙龙上海站
今年 5 月底 Cocos 上海开发者沙龙上,王哲( Cocos 创始人)跟我说,“别看现在这些区块链游戏开发团队都很积极,80% 最后都会消失”。不过半年,预言就成真了。第一批 DApp 开发者基本都离场了,还有一小部分在坚持,但也是“下海”到 EOS 和 TRON的 BC 类游戏,试图赚一些现金流。
见证了整个过程的我其实内心五味杂陈,眼看他楼起了,当时我见了太多兴奋地开发者,我们讨论是怎么结合区块链更好玩、为什么要上链、技术上哪些要解决。可最近,我却持续收到了不少开发者这样的微信:
“已经没有信仰了”
“没有用户,真的赚不到钱”
“考虑回去做手游出海了”
诸如此类。
我们姑且把这些匆匆入场、匆匆离场的人称为“经典 DApp 圈”(不用古典了,毕竟在我们这那是骂人的)。微信群中“新 DApp圈”的家人们(家人:指一起玩BC类游戏的同伴们),聊天的内容基本围绕着哪个项目现在适合挖矿,挖矿成本多少,哪个项目分红多,什么时候挖矿减半。
围城内外,老韭菜们隐隐担忧这样的玩法不可持续,又一次“新 DApp 圈”的部分资深家人们对 DApp 的形态开始自我怀疑,这样的玩法还能持续多久?下一波真正的 DApp 究竟以什么形式出现?
在游戏类 DApp 真正的爆发之路上依旧有很多瓶颈:
1.公链性能 – ETH 的 tps ,EOS 的 cpu 等机制
2.用户门槛 – 钱包上手、ETH 的交易费、EOS 的 RAM 等机制
3.优秀内容 – 有创意的人生产有价值的内容
而这里面,第一点性能是最不重要的,游戏本身不吃性能,有了高性能的公链也不代表就会有优质的游戏,游戏的核心是在某一个点上做到有意思、好玩,就够了,每天都会出现大量的手机游戏、PC 游戏,只有非常少数需要用到最新的硬件和技术,绝大多数用几年前的电脑照样可以玩,游戏性的核心在于玩法而非性能。
而且即使站在区块链相对理想化的角度,游戏的逻辑也不需要全部上链,也就是对基础设施不会造成那么大的负荷。核心机制上链就足够了,如涉及到资产、安全性、公平性的逻辑和内容。基础设施和应用的发展是一个互相促进的作用,而不是在今天就有人能预见——5年后承载一个 DAU 1 亿的游戏类 DApp 需要什么样的基础链,以及现在就能去实现。
最大的挑战是后面的两点,用户上手的门槛太高和优质内容的缺乏导致整个生态中的用户非常少,依旧是存量持币用户为主,很难吸引到圈外的主流游戏玩家进场。
区块链之于游戏,只是多了一个我们可以使用的技术和工具,而并不是说过去的游戏就要完蛋了或者全部被颠覆,主机游戏从上世纪 60 年代诞生,时至今日依旧竞争激烈、大作频出,Steam 作为端游的分发巨头根本不需要上市和外部资金支持,桌游这种圈外人看起来很古老、小众的游戏其实早已是一个百亿的市场且还在不断增长。
“区块链游戏”这个名词甚至都是一个伪概念,只是在行业初期,我们用来泛指所有使用了区块链技术的游戏。在最后,这些游戏还是要落地在不同的平台之上。
所以,说区块链能颠覆整个游戏行业?我是不信的,区块链可以改造开发商与玩家之间的协作关系,可以通过引入通证经济和资产代币化增加游戏的经济属性和激励机制,可以让玩家现拥有一个现实世界中实体物品一样的拥有游戏中的虚拟资产(这一点我会后续用单独一篇文章讨论),这些是革新,是优化,不是举着一片大旗否定所有传统游戏。
最终的状态下,对于大部分玩家来说,区块链植入游戏的体验应该是无感的,游戏只要好玩就可以,至于用没用区块链,这不重要。
最近,DappReview 报道了三款正规军的产品,正式发布时间都在 2019 年:
1. 有区块链版炉石之称的 GodsUnchained
《Dapp 2.0代表之作——Coinbase布局的卡牌游戏Gods Unchained内测体验》
2. 由豪华团队游戏老兵组成的 Mythical Games 第一款游戏 Blankos
《「区块链游戏不是未来」—— 融了1600万美金的Mythical Games如是说》
3. 由知名手游公司 Pixowl 开发的区块链游戏平台《沙盒》
《「NFT即平台」—— 又一家正规军入场,野心勃勃的区块链版《我的世界》》
以上这些内容,更注重于游戏性,而仅仅将区块链当做是一个延伸的技术工具,和提供了原生的经济激励机制的实现方式。我更加期待明年这些产品的落地和表现。
4 – DApp 新玩家:波场
除了 EOS 之外,由孙宇晨主导的公链波场( TRON )也是一条聚焦 DApp 赛道的公链。
关于这两条链,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由西方人 BM 开发的 EOS 的用户主要在中国和韩国,亚洲地区为主,而中国人孙宇晨开发的TRON 的用户却受到了海外市场的欢迎。
这可以理解为,本土产品不受本土市场的待见,这事实上是一种偏见。他们的崛起都有其道理,现阶段开发者最迫切的需要只有两点:一是用户,二是资金支持(或能不能赚到钱)。
相比曾经含着金钥匙的几条国产大链的碌碌无为,波场在这两点上面确实夯实了基础工作。
对用户真实性有质疑的,可以去头部游戏 TRONbet 的 telegram 群看一下,至少不输于 EOS 头部 DApp 的活跃程度。
在最近跟开发者的接触中,了解到波场已经默默的接触了大量国内外的 DApp 开发者和主流游戏 CP,希望引入更多多元化的内容,而非 BC 类独大。目前正在进行的 DApp 大赛(http://www.tronaccelerator.io/)和波场成立的 1 亿美金区块链游戏基金正蓄势待发。
DappReview 对于任何公链不站队,更倾向于公链用Dapp的数据和内容的丰富性来证明自己。我们从 10 月底开始关注到 TRON上的第一个DApp,并第一个完成对于 TRON Dapp 的数据支持,比 DappRadar 早了近一个月。 通过持续跟踪及观察,虽然我们无法断定波场一定会成功,但至少横向对比其他的空气链可以判断波场在干活。
而在整个区块链行业,即便人人高喊“熊市干活”,可做好本分工作依然一项稀缺品质。
5 – 古典币圈怎么进入 DApp 圈
5.1 – 认知层面
DappReview几篇文章
—— 5 月份对于区块链游戏的一些思考,很开心地看到当时的不少观点有越来越多的开发者正在落地探索中 。
——在ChinaJoy上发布的2018年区块链游戏白皮书,主要是针对上半年ETH上Dapp的总结
《80天80亿,寒冬下的暗流涌动——你所不了解的EOS DApp生态大爆发》
——8-10月这段时间EOS生态的爆发全解析
5.2 – 数据工具
DappReview网站(https://dapp.review),提供 ETH/EOS/TRON 等主链上全部 DApp 的数据分析,后续我们将支持更多拥有DApp 的主链。
氪金排行榜
https://player.dapp.review
每天查看持币大户玩 DApp 的情况,同时也可以当做自己的一个小账单,搜索自己的地址可以查看玩了哪些 DApp 以及花费多少代币。
5.3 – 钱包
很多币圈的用户持有 EOS 却没有 EOS 钱包和自己的账户,大部分币都放在中心化交易所,包括不少我认识的 Token Fund 投资人甚至都不知道怎么使用 EOS 钱包。
支持 EOS DApp 的钱包 :
本图素材取自比特派 DApp 生态链一览图
除了图上钱包之外,还有 BitPortal、EosToken 等也都是支持 EOS DApp 的钱包。
值得一提的是比特派做了些很有意思的尝试,做了 EOS 跨链稳定币的尝试。持有主流区块链资产 BTC、ETH、USDT 的用户可以通过跨链网关把资产兑换为EOS网络上同等数量的跨链资产,用户可以在支持的 DApp 或去中心化交易所中使用这些资产。本质上是希望将持有 BTC、ETH、USDT 的用户可以引导来玩 EOS 的 DApp,还不用担心 EOS 价格的波动。
支持 TRON DApp 的钱包,目前主要有 Cobo 钱包和麦子钱包。
5.4 – 去中心化交易所
在 DApp 的世界里请忘记中心化交易所吧。
中心化交易所类似于现有金融体系中的券商,是通过交易获取 alpha 的场景,也就是炒币。
DEX(去中心化交易所)的存在更像是一个提供换汇服务的场景,我们在 DEX 的使用逻辑是需要用主流币换取 DApp 代币去玩游戏或者质押那分红,或者把游戏代币套现成主流币,用来做二级炒币的需求更低。
目前主流的 EOS DEX 有:
本图素材取自比特派Dapp生态链一览图